第352章 高考移民-《欢喜农家科举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魏铭狐疑一阵,约莫过了两刻钟,外边有些走动声,他看去,牛长恭和冯启春快步走了,没多时,温传过来喊他,“教谕让你过去。”

    魏铭到的时候,从不轻易动怒的桂志育,竟然一脸怒气,额角突突。

    “教谕,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桂教谕指了牛长恭和冯启春离去的方向,“你猜他们俩是哪里人?!”

    这问法让魏铭愣了一下,两人说是本县学生,至少原籍就是安丘的,现在桂志育这么问,显然两人来历不简单。

    “难道是,别省特来乡试的?”

    这话说的委婉,桂志育却直接嚷道,“这是冒籍,冒籍!”

    所谓冒籍,就是假冒籍贯参加别省乡试。

    乡试非是全国举行,是在各省内部举行,所以又称省考,因为在秋天,所以也称为秋闱。乡试通过成为举人,举人再参加会试,那便要到京城考。乡试这一关对读书人的要求非常高,有些人穷其一生,都只是个秀才身份,而一旦成为举人,就可以参加选官。

    如此,乡试的名额非常有限,每省都有固定的名额,但是各省的情况不尽相同。似读书大省浙江、江西、南直隶,读书风气好,百姓参与高,学风鼎盛,不少秀才都具有举人的资质,但是因为名额限制,竞争十分激烈。

    而北地或者一些边境的省份,学风不盛,名额虽然较读书大省稍有减少,但是竞争压力比读书大省小得多,比如山东。其实吸引人的乡试地乃是天子脚下顺天府。京城百姓鱼龙混在,混入一二也无人察觉。

    但是山东相较于南方几省,已经是轻松了,南方的学子在本乡受到良好的教育,跑到北地来乡试,考中的几率非常高,而北方的学子却可能因此错失了中举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事若是说给崔稚听,她会给一个现代化的同义词——高考移民。

    在后世,高考移民管控严格,而在古代的大兴,想管控严格没这么容易。
    第(2/3)页